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谊图画书奖 >新闻资讯
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圆满落幕,12部作品脱颖而出

每年初夏时节,对于图画书界来说“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是值得热切期盼的盛事之一

这个被业界比作原创图画书“奥斯卡”的奖项,它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响亮的起点,让更多年轻创作者在图画书领域奋发向前。颁奖盛典除了颁发当届奖项,还会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专业经验与心得,帮助创作者们丰富理论知识、拓宽思路、坚定创作爱好与信念。从创立之初,“信谊图画书奖”已陪伴创作者走过十五载春秋,还将持续见证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蓬勃生命力。

2025年5月24日,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如期举办。此次颁奖典礼由信谊基金会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协办,并获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力支持。本届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974件,其中图画书组作品 325 件,文字组作品 649 件两个组别的收件量均超过以往,为历届最。


15届“信谊图画书奖”终评现场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孙慧阳、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唐彦、上海九久读书人副总编辑孙玉虎、信谊图画书原创总编辑赵晓音四位初审委员历时三天,最终评出36件作品入围决审,其中图画书组20件,文字组16件。由儿童阅读专家王林(评审主席)、知名画家王祖民、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忠、信谊基金出版社总编辑陈晓玲五位决审委员组成的决审团,经过两天的斟酌讨论,最终评出:图画书组作品佳作奖2部,入围奖5部;文字组作品佳作奖2部,入围奖3部;共计12部作品荣膺奖项。


01 颁奖典礼:嘉宾齐聚、佳作云集,现场精彩纷呈

“信谊图画书奖”旨在让更多孩子看到从我们自己文化中孕育而生的原创作品,没有隔阂地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学习,在自己的语言文化中浸润,成为一个有自信而且认同自己文化的人。一直以来,奖项以奖励中国原创图画书与儿童文学、培育本土创作人才为宗旨,坚持以儿童为本位,不断推出精品图画书。正因如此,“信谊图画书奖”被诸多年轻的创作者视为“出道起点”和“加油站”

时光荏苒,信谊图画书奖已走过15届,15年的岁月见证了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茁壮成长,见证了每一位创作者的不懈努力。本届典礼上,主办方信谊基金会张杏如董事长专门从远方捎来特别的祝福。这封饱含希冀与鼓励的致辞,由信谊图画书奖发起人之一、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深情朗读。

在致辞信中,张杏如董事长首先问候了所朋友,也感谢社会各界和所有创作者们对 信谊图画书奖的大力支持。

接着,她回顾了信谊图画书奖一步一个脚印所走过的历程。2009年,我们和关心儿童早期阅读的十九位横跨教育界、儿童文学界、艺术界和阅读推广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发起、创立了信谊图画书奖15年来,我们的颁奖典礼从南京出发,已经跨越了8座城市——南京、北京、厦门、济南、上海、杭州、深圳、西安,散播图画书和早期阅读的种子……15年来,我们激励了年轻创作者的热情,也见证了原创图画书的蓬勃发展。

随后,张杏如董事长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喜悦之情,15年来,我们总共颁出了169个奖项,出版了29部作品,称作信谊图画书奖系列该系列作品里,已有多部授出了国外版权,有多部获得国内外其他重要奖项,如博洛尼亚童书大奖、德国“白乌鸦奖”等。张杏如董事长很有感慨地说,15年间,在儿童文学界前辈的引领下摸索前进辛苦耕耘,特别谢谢持续参加征奖的作画家们的浇灌,逐渐成长。15年才出29本书,也就是每一届才出2本书,在浩瀚书海里,可说是沧海一粟。但我们总是想把书好好编辑,希望让书以更好的面貌问世,既不辜负创作者,更希望坚持我们为孩子出版好书,把好书送到孩子手上的初衷。

新书《你怎么说,鸭子?》

以获得第12届“信谊图画书奖”文字创作奖、今年颁奖典礼前刚刚出版的一本书 《你怎么说,鸭子?》(文/龚房芳,图/王祖民)为例,张杏如董事长重申了世事更迭,信谊图画书奖始终秉持着以儿童为本位和创意做为奖项的核心精神。她热烈祝贺本届得奖者和入围者,也预祝大家端午安康!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朗读致辞信

典礼上备受瞩目的,便是新一届获奖名单的揭晓。“信谊图画书奖”发起人之一、儿童阅读专家兼图画书译者王林担任了本届评审团主席。虽然他今天因故遗憾缺席典礼,但依旧履行了评审团主席职责,提前完成了评审综述,并请同为本届评审成员的刘海栖现场代为阐述。


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代为阐述评审综述

在评审综述里,王林回顾了各阶段认真慎密的评审工作,提到了“信谊图画书”在工作流程中评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他特别提到最后的讨论环节:“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因为可以从不同评委的视角中看到图画书的各种观念,包括教育观、儿童观、艺术观、阅读观、出版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图画书就是这些观念的碰撞和结合。”对本届参赛作品的整体评价,王林提到,参赛作品或是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或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故事,有的作品充满想象力,捕捉中国人的独特情感,有的是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童真童趣,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创作水准。同时,他也指出了创作上的不足之处:“部分作品还比较稚嫩、故事逻辑还需加强、儿童观念还要更新,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大家一定能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所以,无论是否得奖,请各位创作者都把此次参评作为起点,不要停止创作。”

随后,本届获奖名单隆重发布,也宣布第16“信谊图画书奖”征奖正式启动。收件日期将从20256月1日持续至8月31日,长达三个月时间。详细参赛说明可关注“信谊图画书奖”官方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了解。信谊欢迎每一位创作者踊跃参加,一展抱负!


02 名家谈:从《咕叽咕叽》看一本原创图画书的内容实力与国际视野

每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不仅是获奖者们欢庆的盛会,更是创作者与名家对话、获取创作方法和经验的机会。本次典礼专题演讲,主办方特别邀请到了国际知名原创图画书画家陈致元,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咕叽咕叽>是怎么诞生和走上世界舞台的?》的精彩讲座。


国际知名原创图画书作家陈致元主题演讲

在主题分享中,陈致元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小时候他就喜欢画画,家里到处涂鸦,而母亲从不责骂,甚至允许他在家里创作一幅“海洋世界”壁画。正是母亲智慧包容的养育方式,使得长大后的他一直保持着画画的爱好和习惯,也为他日后成为知名画家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有了创作兴趣,还需要开阔眼界。童年时代从未看过图画书的陈致元,偶然机会幸运地读到了像《好饿的毛毛虫》《田鼠阿佛》这样的世界经典图画书,从而有意识地走向创作图画书之路。他慢慢悟到:“画画”和真正的“创作”不是一回事,“画画”是随时去画就好了,而“创作”则是要想故事,包含图文一起思考。有一天他梦见吃到一碗熟悉的有妈妈味道的面,埋藏在心底的对已故母亲的情感突然给了他灵感,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想念》,所以陈致元认为母亲是他的绘本老师。


陈致元正在分享《咕叽咕叽》的创作

随后,他用300ppt很详实地跟大家分享了《小鱼散步》《咕叽咕叽》的创作背景和过程,以及他去世界各地多所幼儿园分享时获取的正向反馈和启示他展示了《咕叽咕叽》出版后授权十几种不同语言版本,在瑞典、澳洲、西班牙演绎舞台剧、偶剧、皮影剧等,让与会者一同感受了一个本土作家也可以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图画书也正是因为幼儿园孩子“催更”,陈致元又发展出新的故事世界观,创作了《咕叽咕叽》新版+续集——“鸭子湖故事”系列,图书和周边双双口碑爆棚。

现场除了平实的分享,陈致元也给了与会者一个惊喜:他特意带来一包干树叶,让现场听众体验踩树叶时类似吃饼干的声音,带动大家一起“玩”了起来。这正呼应了他今天开篇分享时提出的一个观点——“玩绘本创作”!他认为很多创意来自“胡思乱想”,在“玩”的状态下人是放松的,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体验踩树叶的声音

满满两个小时的分享,结束时陈致元却谦逊地致歉说,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都是创作和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台下听众已是满满的感动,因为正是作家对生活细腻的观察真诚流动的情感汇聚在一起,变成了创作灵感才经由创作图画书引爆更大的不可预料的创意世界。


03 专家观点汇聚:听评审们畅谈优秀图画书的关键要素

本届工作坊开设有一场探讨图画书创作的主题座谈,信谊特别邀请本届评审团成员知名画家王祖民,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儿童阅读专家兼图画书译者王林,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忠,一起聊一聊“好的图画书都具备什么特质”。座谈内容由评审主席王林悉心筹备,当天现场由信谊图画书原创总编赵晓音代为主持。在座谈中,几位评审老师各抒己见,并畅谈评审过程中打动自己、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作品。


评审们畅谈优秀图画书的关键要素

刘海栖曾是一名资深出版人,同时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在分享中他特别提到,图画书创作是很讲究故事和细节的。在图画书简短的篇幅中要呈现精彩的故事是很不容易的,但恰恰也是关键所在。另外,好的故事加上充实的细节,才能使作品走得更远。多次担任历届信谊图画书奖评委的王祖民认为好的图画书最重要的是好玩、有趣,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无论是画面、文字,甚至书名,都能让孩子翻看时笑出来。他特别提到本次参赛作品《一块豆腐当大侠》《睡吧!!熊熊》,两个作品虽看起来荒诞,但情节有趣,符合孩子的想象,作为绘者在阅读这个故事时会觉得很有画面感。

杨忠则提到好的图画书图像叙事需要尽可能清晰,让读者只是在翻看图片时,就能抓取到连贯的大部分情节,并能调动孩子的情感和感受。她已从事多年绘画教学工作,认为不少学生虽绘画技法纯熟,但作品可能会陷入僵硬和模式化状态,但她从《猫也可以见国王》这本参赛作品中,能看到创作者难得可贵的漫不经心、放松的创作状态,也得以窥见作者有趣的灵魂。

对于刚进入图画书创作领域的年轻作者,三位评审老师给出不同的建议。刘海栖认为创作要直爽、多吸收,争取登顶做最高水平的作品。王祖民则鼓励创作者要学会创造新的创意,天天画、多练习,多阅读优秀图画书,大胆尝试多投稿。杨忠认为最重要的是喜欢创作,她给的建议是要学会感受,以及专注于创作。

现场另外提到当下火热的AI创作,评审老师讨论到AI只是一种工具,可作为创作者的辅助帮手,比如帮助出分镜草图、尝试不同风格等,但AI缺少人的情感和温度,很难代替创作者,最终作品如何呈现,还是要靠创作者自己的筛选和创造。

典礼与工作坊之后,信谊邀请多位专家老师开展“信谊图画书奖”作品小组点评——针对图奖参赛作品,由评审老师分组为创作者一对一进行点评解析。主办方希望让创作者通过与专家、评审老师以及信谊图画书编辑团队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收获更多真实有效的意见与建议,让更多的好点子、好创意得以继续发展,酝酿出好书陪伴孩子唯一的童年。


专家点评图奖参赛作品


04 15年历程回顾:成绩斐然,为中国原创生命力持续赋能

2009年,信谊基金会在中国大陆设立“信谊图画书奖”,并在2010年举办了首届征奖。15年过去,“信谊图画书奖”已成为中国最受重视的图画书创作奖之一;参赛者来自中国33个省级行政区,还有其他14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华人及外国友人投稿,至今已有169部作品获得奖项肯定,多部获奖作品得以出版,还有数部作品正在编辑之中。

已出版的多部作品,不仅得到了与孩子相伴的机缘,还获得了国内外各类重大奖项。如:今年3月,第十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创作奖佳作奖作品《帝企鹅》,入选了2025意大利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特别奖项推荐书单;第十一届图画书创作奖首奖作品《恐龙先生流鼻涕以后》,也荣获了2023年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新秀奖;《不一样的1》在2021年获得了博洛尼亚插画奖;《溜达鸡》入选过2019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与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原创插画展;《电线杆去哪儿了?》《不一样的1》《棉婆婆睡不着》《迟到的理由》等多部图奖作品也入选了德国“白乌鸦奖”。这些充分体现了“信谊图画书奖”作品在国际评审专家眼中的高精尖品质。

此外,从“信谊图画书奖”孵化出来的原创作品,很多已经成功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地的孩子看见中国故事的魅力,感受东方文化的温度。多部信谊图奖作品成功实现国际授权,涵盖韩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巴西(葡萄牙文)等市场。其中,2021年出版的《不一样的1》同时被法国、日本和巴西引进,后来又售出意大利、韩国版权。


信谊图画奖原创画展书展

每一届奖项产生后,信谊会举办颁奖典礼、图画书画展(书展)等颁奖系列活动,并开设面向创作群体的公益创作者工作坊,为创作者搭建开阔视野、吸收新知及相互交流的平台。从2025年5月24日颁奖典礼当天开始,“信谊图画书奖原创画展书展”将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交流展示中心1楼举办,为期一个月,展出本届获奖作品图画、历届优秀获奖作品图画以及出版图书,助力创作者、从业者们相互交流与学习。